在人均GDP排名中,鄂尔多斯市位居首位,为28.7万元,而兴安盟最少,约为鄂尔多斯市的五分之一。
内蒙古自治区下辖9市、3盟共12个地级行政区,面积为118.3万平方公里,排名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第3位;2023年末常住人口数量为2396万人,排名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第24位,文中各市人口数值采用2023年末数据。2024年GDP总量为26314.60亿元,排名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第20位;按不变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5.8%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(5.0%)。经济密度指单位面积土地上经济效益的水平,定义为GDP与面积之比,即地均GDP。
(1)鄂尔多斯市GDP总量为6363亿元,排名内蒙古12盟市第一,比排名第二位的包头多1788亿元,内蒙古一哥的地位不可动摇。鄂尔多斯市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,主要依靠煤炭、天然气、新能源、化工等产业,这些行业产值高、利润大,使得GDP总量远超内蒙古其他盟市。
(2)包头市与呼和浩特市GDP总量介于4000亿元至5000亿元之间,处于第二梯队。包头市GDP增量为305亿元,以1亿元的优势超越鄂尔多斯,拔得头筹。呼和浩特市GDP总量和增量均排名内蒙古12盟市第三,是唯一GDP总量排名本省(区)第三的省会(首府)城市。GDP总量占内蒙古全区GDP的15%,首位度在27个省会/首府城市中排名第25,只高于南京市和济南市;在强省会(首府)时代,呼和浩特市本来得到内蒙古的支持更大、更具优势,但表现并不尽人意。
(3)赤峰市GDP总量介于2000亿元至3000亿元之间,处于第三梯队。呼伦贝尔市、通辽市、巴彦淖尔市、锡林郭勒盟、乌兰察布市等5盟市GDP总量介于1000亿元至2000亿元之间,处于第四梯队。兴安盟、乌海市、阿拉善盟等3盟市GDP总量介于4000亿元至1000亿元之间,处于第五梯队。
(4)内蒙古12盟市GDP名义增速差异不大,介于2.8%至7.2%之间,平均值为5.0%。最高的阿拉善盟为7.2%,最低的呼伦贝尔市为2.8%。呼伦贝尔市受地理位置、产业结构影响,经济增长较慢。经济主要依赖畜牧业、旅游业,产业单一,冬季经济活动受限。
(5)内蒙古12盟市GDP实际增速差异不大,介于3.5%至8.1%之间,平均值为5.2%。最高的包头市为8.1%,最低的呼伦贝尔市为3.5%。作为中国稀土之都,包头市的产业升级正在加快。得益于新能源(风电、稀土)、高端装备制造和工业转型,包头市GDP持续增长。
(6)在内蒙古12盟市人均GDP排名中,鄂尔多斯市排名首位,为28.7万元,是全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人均GDP超过20万元以上的盟市;兴安盟最少,约为鄂尔多斯市的五分之一。相比于其庞大的经济总量,鄂尔多斯市人口基数较小,使得人均数值计算上显得异常突出。
(7)在内蒙古12盟市经济密度排名中,乌海市排名第一,遥遥领先其他城市,是最后一名阿拉善盟的200多倍。
以上便是DNF工作室辅助相关内容,如果对你有所帮助,记得收藏本页方便下次阅读。
【推荐阅读:】2025年新开DNF86-DNF86版本-DNF90公益服-DNF90怀旧服-D